<noframes id="bnt9h">

<address id="bnt9h"></address>
<noframes id="bnt9h"><address id="bnt9h"><listing id="bnt9h"></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bnt9h">
<form id="bnt9h"><th id="bnt9h"><progress id="bnt9h"></progress></th></form>

<address id="bnt9h"></address>

江西省科學院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_江西省科學院
歡迎訪問江西省科學院官方網站! 設為首頁 |  郵箱登錄 |  中文版 |  English
今天是:
信息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信息公開

江西省科學院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2-05-23 15:04:24    瀏覽:834
【字體:

一、前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意見》(中發〔2018〕34號)和《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贛發〔2019〕8號)精神,健全績效評價站位和效能,根據江西省財政廳《江西省財政廳關于省直部門開展單位自評及部門評價工作的通知》(贛財績〔2022〕1號文件要求)和《江西省科學院預算項目支出及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決定開展2021年度預算項目支出和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十三次全會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緊扣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科研工作作為生命線,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全省主導產業發展展開科研工作布局,強化科技攻關和技術服務供給,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各項工作實現了 “十四五”良好開局。

為科學地評估2021年度江西省科學院項目支出績效完成情況,保證績效評價工作依法依規、實事求是;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內容全面完整;防止弄虛作假、虛抬分數,全面評價項目資金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使用效果;根據績效評價有關文件及相關規定,按照績效評價工作的一般準則,我院對本次評價的項目資金使用及其效果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并形成績效評價報告。

 

二、項目實施情況

2021年,我院省級轉支付項目主要是:(1)省級科技專項資金項目(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項目、包干制項目)、(2)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3)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項目。

三、資金投入及使用情況

2021年省級轉移支付項目全年預算數為13300.65萬元,實際支出總額為6773.41萬元,預算執行率為50.93%。各項目資金安排及使用情況詳見下表3-1。

表3-1資金安排及使用情況

序號

項目實施單位

項目名稱

全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

全年執行率

1

江西省科學院

省級科技專項資金(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

10120.15

5777.21

57.09%

2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

1000.00

584.00

58.40%

3

江西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

2180.50

412.20

18.90%


合計


13300.65

6773.41

50.93%

鄱陽湖水系瀕危水生動物保護創新研究示范項目、碳中和研究中心建設及人才引進專項、省重點高端智庫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項目、創新領軍人才長期項目(雙千人才計劃)因資金在年末下達,經費暫未使用,項目暫未實施,本次未開展績效評價。

四、項目年度績效總目標

項目1、省級科技專項資金(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年度績效總目標

年度總體目標

預期目標

實際完成情況

目標1: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工程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為5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25層面積42680平方米,地下1層面積732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建設生物醫藥、資源環境、新材料、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等四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交易、戰略咨詢、金融服務、公共檢測等四個平臺。目標2:促進省科學院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在項目、人才、平臺、論文、專利、新產品、標準、軟件著作權、出版著作、獎勵等方面加快發展;全年申報專利35件以上,發明專利占比70%以上,發表核心科技論文40篇以上,引進博士人才10人,新購儀器設備10臺套以上,培養或柔性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人以上,學術交流20次,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表彰5項次。目標3: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柔性引進高端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本土人才,在省內影響力和軟硬實力獲得顯著提升。

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項目實際完成中心大樓新增面積50000平方米、覆蓋多方面領域,促進科學技術發展,與其他領域融合交流發展,提升我省在全國影響力。我院5項科技成果分別榮獲2020年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并首次獲得省自然科學獎,今年7項科技成果入圍了2021年的省級科技獎勵。新增科研平臺數6個,全年發表論文197篇,其中SCI、EI87篇,申請專利107項,獲授權專利、軟件著作等知識產權92項(其中發明專利70項),論著7部,戰略分析報告10項獲省級領導批示。成功舉辦“2021國家級大院大所產業技術及高端人才進江西”活動。開展“百名博士入園強企”行動。實施以“半剛性引進”的方式引進了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在院內組建了以“領軍人才、團隊負責人、重點培育骨干、團隊成員”構成的四層級緊密型科研創新團隊。半剛性引進了2名“領航人才”來院創新創業,引進了1名中科院掛職干部引領院重點學科團隊建設,5人入選第三批省“雙千計劃”(引進類);新引進了主要來自雙一流高校的18名博士、6名碩士;與多個省內高校進行研究生聯合培養,落實了今年54個碩士研究生培養指標。

 

 

項目2、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年度績效總目標:

年度績效目標

預期目標

實際完成情況

1.推進炮制特色技術開發等重點產業技術攻關,為重大工程落地作前期鋪墊;2.推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工程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突破;3.為助力形成我省中藥特色炮制文化傳承體系、構建中醫藥傳統炮制傳承創新發展機制與模式,做好前期準備;4.構思未來5-10年的汽車新能源產業發展提出發展思路,提出江西省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路徑和政策建議,凝練我省“十四五”到二〇三五年電子信息必爭領域、新興和交叉領域產業布局重點和技術主攻方向。

2021年9月,建設國家級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F4智能調劑炮制系統,2021年7月,推動國內首個省級層面碳中和科技創新平臺“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落地建成;開展每年兩次的“江西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互訪活動”,強化企業活力,形成產業鏈條新出路;初步完成資源牽引對接5項,明確了中長期江西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八大重點領域,研究提出發展總體布局、產業集群打造、未來發展重點及技術主攻方向,并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項目3、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年度績效總目標:

年度總體目標

預期目標

實際完成情況

我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視察時對江西提出“兩大目標”和“五個推動”的指示精神,圍繞江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部署,為“一廊兩區六城多點”創新區域體系構建和“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提供科技支撐。在統籌協調中科院在贛各類科技資源基礎上,開展技術創新與集成、成果熟化與轉化、工程示范與企業孵化、人才引進與培養、知識產權運營與科技服務和機制體制創新等工作,帶動人才團隊、平臺建設、成果轉化、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效能提升。做實做強中科院江西中心。首年,引入中科院產業化項目2項以上在贛落地;申請或獲得各類知識產權5項以上,并產出各類科技成果2項以上;建設各類創新載體和科技服務平臺2個以上,組織實施學會活動和科普報告1次以上。在通過3-5年的時間,搭建起覆蓋全省的由工作站(分中心)、各類創新載體、企業聯合體和科技服務平臺組成的科技支撐和服務平臺,提升江西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引入中科院產業化項目2項在贛落地;申請或獲得各類知識產權5項以并產出各類科技成果2項;建設各類創新載體和科技服務平臺2個,組織實施學會活動和科普報告1次。在通過3-5年的時間,搭建起覆蓋全省的由工作站(分中心)、各類創新載體、企業聯合體和科技服務平臺組成的科技支撐和服務平臺,提升江西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五、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

1、評價目的:本次績效評價旨在通過對年初設定預算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評價,以反映項目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以衡量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分析支出項目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同時,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財政績效評價的要求和項目實際情況,本次績效評價的目的主要有:

(1)掌握項目的資金申請撥付以及使用情況;

(2)了解項目的產出與效果;

(3)發現項目經費使用及項目實施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解決對策。

2、評價對象:本項目主管單位是江西省科學院,實施單位為院本級、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江西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評價對象為2021年3個項目。

3、評價范圍:本中心此次評價實施范圍為各項目涉及的受益人群、單位,項目評價時間范圍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方法、評價標準

1、評價原則:科學公正、統籌兼顧、激勵約束、公開透明。

2、評價方法:本次評價主要采用目標比較法,根據年初設定績效目標與實際情況一一比對。此外還采用了因素分析和公眾評判法等。

(1)因素分析法和數據對比法。因素分析法評價項目實施的整體情況是否符合實際需要,數據對比法則反映的是項目運行的持續性和質量的可控性。

(2)公眾評判法。為了客觀反應社會公眾對項目實施效果的評價,本次績效評價采用了問卷調查,通過隨機抽樣獲取公眾評判信息。

3、評價標準:計劃(預期)標準,即對照《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表》中的年度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值。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制定方案落實責任

為切實做好全院財政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確??冃ё栽u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效,按照《江西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1年度預算項目及部門整體支出自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制定了《2021年度預算項目支出及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方案》。明確了前期準備、項目自評、及報告撰寫各階段工作時間及具體工作內容,要求各單位切實履行部門主體責任,加強本單位績效自評的組織管理,績效自評做到客觀真實,數據準確、分值合理。

2021年2月11日,我院召開了2021年度預算項目績效自評布置會,對全院2021年預算項目績效自評工作做了布置,并就省財政廳預算績效政策進行了解讀,強調自評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證了思想上的高度統一。

2.完善修訂績效管理制度

為加強全院預算績效管理,我院從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入手。據《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出臺了我院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意見或落實方案,制定了預算績效管理有關制度辦法,主要有:《關于開展2020年度項目支出及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贛科院字〔2021〕5號)、《江西省科學院省級財政科研項目包干制試點示范項目驗收暨績效評價工作細則(試行)的通知》(贛科院字[2021]28號)、《江西省科學院省級財政科研項目包干制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贛科院字[2021]29號)、《江西省科學院省級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示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贛科院字[2021]27號)、《江西省科學院重點學科團隊績效考核辦法》(贛科院字[2021]36號)、關于印發《江西省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管理辦法》(贛科院字[2021]7號)關于印發《江西省科學院2021年績效考核辦法》(贛科院字[2021]35號)、《關于開展院內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贛科院計財字〔2021〕9號)、《江西省科學院關于開展2021年度績效監控有關工作的通知》(贛科院計財字〔2021〕13號)。

3.開展預算績效自評業務培訓 院計劃財務處于2021年2月11日,組織院各處室項目管理人員、院屬單位科研秘書和財務人員,進行了預算績效自評的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培訓,并開展了工作交流。

4.開展項目績效自評 自項目績效評價工作開展以來,本單位在前期研讀項目資料、咨詢相關專業人員的基礎上,完成了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的編制,明確了本次績效評價的目的、方法、評價的原則、評價標準、時間安排等。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前期準備

完成本次績效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了人員分工、資料準備、工作方案的確定及證據收集方式的確認等一系列工作。

(2)財務核查

通過對資金進行梳理匯總分類,核查資金臺賬,了解項目資金使用情況。

(3)實地核查

本單位在前期對項目情況進行梳理的前提下,針對填報的項目數據開展實地核查,確保自評數據的真實可信,為后續分析及報告撰寫做好鋪墊。

(4)滿意度調查

根據項目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設計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進行滿意度調查,以了解項目受益群眾對項目的滿意度。

(5)數據分析及撰寫報告

根據績效評價的原理和規范,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甄別、分析和評分,并提煉結論撰寫報告。

六、綜合評價情況及結論

2021年我院項目支出立項有依據,每個項目上報了《項目績效目標表》,程序到位。完善修訂了績效考核管理、預算管理、科研項目管理等10個績效、內控和財務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比較健全,且得到了有效執行。對照年度總目標,通過對項目產出、效益、滿意度績效指標自評,我院自評的項目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值。綜合項目預算執行和績效指標值完成情況,自評平均得分88.98分,綜合評分結論為良。詳見下表省級部門預算項目績效自評情況匯總表

序號

項目實施單位

項目名稱

全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

全年執行率

得分

1

江西省科學院

省級科技專項(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

10120.15

5777.21

57.096%

92.71

2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

1000.00

584.00

58.40%

90.84

3

江西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

2180.50

412.20

18.90%

83.40


合計


13300.65

6773.41

50.93

88.98

七、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項目決策情況

2020年第四季度分別由院本級各部門、院屬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向院財務處上報項目需求。財務處審核匯總后上報院黨組會審議研究,研究同意后上報省財政廳。省財政廳上報省人大通過后,以部門預算形式批復我院。我院預算項目履行了基層單位上報、財務專業部門審核、院領導集體研究決策等決策程序。

(二)項目過程情況

2021年啟動了項目的實施工作。一是分別簽訂了科研任務合同書、科研計劃任務書、政府采購設備合同和協議、維修改造合同。二是政府采購設備項目實施了采購和驗收,基建工程和改造裝修工程項目實施了施工、監理、階段性驗收,科研項目實施了驗收結題。

(三)項目產出情況

項目1、省級科技專項資金(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產出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新增面積

500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7.00

7.00

新增科研平臺數

≥4個

6

7.00

7.00

質量指標

工程驗收合格率

≥95.00%

100.00%

5.00

5.00

工程用材料、預制構件等質量合格率

100.00%

100.00%

5.00

5.00

工程質量達標等級

合格并達到省級優良工程標準

100.00%

5.00

5.00

時效指標

實際工期與計劃工期的差異率

≤10.00%

10.00%

6.00

4

項目開工率

按期開工

100.00%

6.00

6.00

投資到位率

100.00%

100.00%

6.00

6.00

成本指標

超概算項目比率

≤10.00%

0.00%

3.00

3.00

項目2、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產出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研究報告

≥8篇

3

5

4

申請專利

≥6項

5

4

4

申請軟件著作權

≥1項

0

4

0.00

建立產業相關質量標準

≥6項

1

5

5.00

開展院士專家江西行相關活動

≥4次

4

6

6.00

質量指標

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或省直有關部門采納及應用

≥4篇

5

8

8.00

發表學術論文

≥4篇

39

6

6.00

時效指標

目標任務完成及時率

=100%

100%

2

2.00

項目資金按計劃使用及時率

=100%

100%

2

2.00

成本指標

設備費/材料費

≤78萬元

16

1

1.00

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交流費

≤213萬元

139.22

1

1.00

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

≥82萬元

10.853

1

1.00

勞務費

≤125萬元

57.04

1

1.00

專家咨詢費

≤130萬元

61

1

1.00

其他支出

≤72萬元

68.49

1

1.00

管理費

≤50萬元

40

1

1.00

績效支出

≤250萬元

54

1

1.00

項目3、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產出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各類創新載體的建設數

≥1個

1個

6

6

各類科技成果的產出數

≥2個

2個

5

5

學會活動及科普報告舉辦次數

≥1次

1次

4

4

引進科技合作項目數

≥2個

1個

4

4

協助江西中心引入中科院項目和團隊數

≥5項

5項

5

5

質量指標

創新載體建設達標率

≥80%

80%

7

7

科技服務平臺建設達標率

≥80%

80%

6

6

時效指標

創新載體建設完成及時率

≥80%

80%

7

7

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完成及時率

≥80%

80%

6

6

(四)項目效益情況

項目1、省級科技專項資金(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效益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

促進江西省科技成果轉化

≥3

5

4.00

4.00

社會效益指標

中科院對我省的支持力度

≥10個

10

5.00

5.00

安全生產措施的實施情況

落實到位

落實到位

5.00

5.00

生態效益指標

揚塵治理是是否達標

達標

達標

4.00

4.00

環境噪聲是否合格

合格

合格

5.00

5.00

可持續影響指標

省院合作力度加大

深化省院合作,整合中科院在贛科技資源,推進創新型江西的建設。

深化省院合作,整合中科院在贛科技資源

7.00

6.00

項目2、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效益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

推動重大工程落地,為重大工程落地作前期鋪墊

推動

1.2021年9月,建設國家級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

5

5.00

推進炮制特色技術開發等重點產業技術攻關

推動

1.實地調研建昌幫藥業飲片生產,幫助企業解決建昌幫特色技術“炆制”及特色飲片“陰附片”“陽附片”的生產工藝標準化問題;制定炆黃精、炆地黃、炆遠志、炆葛根、炆巴戟天、陰附片、陽附片等“五炆四附”特色品種質量標準。

6

6.00

社會效益指標

推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工程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突破

推動

正大力推動

1

1.00

促進形成我省中藥特色炮制文化傳承體系

促進

1.深度參與江西省中醫藥科創城建設,建設F4智能調劑炮制系統。

1

1.00

促進產業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1個

1.2021年7月,推動國內首個省級層面碳中和科技創新平臺“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落地建成;
2.2021年10月,協助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分院成立,落戶江西,成為中醫藥行業第一個京外國家級研究所。

3

3.00

圍繞中醫藥、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等我省重點產業,培育一批創新人才團隊

培育

1.中醫藥項目培養博士、碩士30余人,建立炮制技術譜系23人。

1

1.00

構建中醫藥傳統炮制傳承創新發展機制與模式

構建

1.聯合承辦第七屆中醫藥信息大會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博覽會,推動建立中醫藥傳統炮制傳承創新發展模式。

2

2.00

推動汽車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動

1.開展每年兩次的“江西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互訪活動”,強化企業活力,形成產業鏈條新出路;
2.初步完成資源牽引對接5項,進一步的資源對接正在進行中。

2

2.00

推動江西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推動

正大力推動

1

1.00

凝練我省“十四五”到二〇三五年電子信息必爭領域、新興和交叉領域產業布局重點和技術主攻方向

推動

明確了中長期江西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八大重點領域,研究提出發展總體布局、產業集群打造、未來發展重點及技術主攻方向,并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2

2.00

可持續影響指標

聚焦電子信息、中醫藥、汽車新能源、碳排放等發展重點,提出前瞻性、針對性對策建議

促進

1.《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推進“智聯江西”建設的策略建議》;
2.《智聯江西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3.《關于促進我省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政策建議》;
4.《關于呈送院士專家對我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建議的報告》;
5.《關于江西省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4

4.00

產學研用融合度

提升

有效提升

2

2.00

項目3、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效益情況: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年度

實際

分值

得分

指標值

完成值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

引入項目產出重大成果后(2-5年)產生的經濟效益

≥1000萬元

298.17萬

5

2.01

指標

首年提供科技服務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

≥10萬元

5.00萬元

4

2.5

社會效益

產業技術集成數

≥1項

0項

2

0

指標

新增申報(或授權)知識產權數

≥5項

3項

5

3

可持續影響指標

創新載體持續運營年限

≥5年

5年

4

4

引入科技項目持續年限

≥3年

3年

3

3

科技成果持續利用年限

≥3年

3年

3

3

科技服務平臺持續運營年限

≥5年

5年

4

4

八、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改進措施

(一)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1、省級科技專項資金(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績效目標偏差原因分析:

該項目有二個指標存在偏差,分別是:預算執行率、可持續影響指標。

預算執行率:省級科技專項(含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年初預算10120.15萬元,全年執行5777.21萬元,預算執行率57.09%,預算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建設周期長、設備采購及安裝招標出現流標等問題導致滯緩。科研經費包干制項目年末才落實到具體項目,暫未完成。

可持續影響不足:因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項目進度滯后,在目前階段項目效益體現不足。

2、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績效目標偏差原因分析:

該項目有二個指標存在偏差,分別是:預算執行率、數量指標。

預算執行率: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年初預算1000.00萬元,全年執行584.52萬元,預算執行率58.45%,預算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資金在2021年9月下來項目還在進行中。

數量指標未代表:未開始軟件著作權申請,項目實施期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項目還在實施過程中。

3、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項目績效目標偏差原因分析:

該項目有三個指標存在偏差,分別是:預算執行率、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預算執行率: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年初預算2180.50萬元,全年執行412.20萬元,預算執行率18.90%。指標未完成原因如下:

(1)有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

2021年1月18日,江西省科學院和中科院江西中心簽署共建江西產業技術研究(簡稱“產研院”)合作協議,產研院正式啟動共建進程。鑒于產研院為中科院江西中心法人依托實體的實際(包括財政賬戶),其資金來源為財政資金,資金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江西省相關規定和程序來執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對產研院支撐中科院江西中心建設的有關要求,2021年產研院重點起草了中科院江西中心系列規章制度文件。其中涉及人事、財務、項目管理的4項核心制度文件,經3輪反復征求省直單位和中科院江西中心理事單位的意見,于2022年1月5日,正式收到8家理事單位的書面函復。因此,共建工作需待制度文件待正式發布后才可正式實施,導致項目引進工作暫無法落地,資金整體使用進度滯緩。

(2)成果轉化落地項目立項周期偏長

產研院致力于引進中科院等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入贛轉化、引進人才團隊入贛創新創業、引進高層次平臺落地江西,從而服務江西產業的高層次發展,因此在項目篩選上需依據地方實際需求和市場發展前景來謹慎開展。由于產研院還是一個剛起步的單位,沒有前期可轉化項目庫的資源積累;2021年通過調研走訪各單位和企業,雖然初步形成了可落地的項目清單,但成果轉化的周期偏長,因此導致預算資金使用進度滯后。

(二)改進措施

綜合以上原因分析,我院將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1.加強預算測算,提升預算編制水平

一是針對部分項目預算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將進一步加強年初預算測算,充分估計當年度所需預算資金,提升預算精準度;二是將關聯性不強的預算不予列入,避免有預算無支出的情況。

2.加強項目實施,提升過程管理質量

一是要加強項目進度管理,科學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嚴格按照計劃推進,加快資金審計工作,提前做好竣工驗收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做好項目計劃變更管理,對于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計劃變更,要做好規范手續,及時調整績效目標和預算。

3.完善項目制度,推動項目效益持續發揮

一是完善項目長效管理制度,例如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確保項目開工后實現長效管理。二是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盡快制定項目績效管理制度。

九、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按照《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財預〔2020〕10 號)要求,我單位針對績效自評結果采取如下應用方式:

1.績效自評結果公開,以績效自評表的形式反映,做到內容完整、權重合理、數據真實、結果客觀,績效評價工作和結果應依法自覺接受審計監督。

2.根據績效自評結果完善項目管理。我單位將切實加強自評結果的整理、分析,將自評結果作為本單位完善政策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對預算執行率偏低、自評結果較差的項目,單獨說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附件一:省級科技專項資金(江西中心大樓及項目平臺建設專項)自評表項目自評表;

附件二: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2021年咨詢研究項目自評表;;

附件三:院省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專項資金自評表;

省科學院項目自評表+-+副本.xlsx


 

 

江西省科學院

202239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97美女
<noframes id="bnt9h">

<address id="bnt9h"></address>
<noframes id="bnt9h"><address id="bnt9h"><listing id="bnt9h"></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bnt9h">
<form id="bnt9h"><th id="bnt9h"><progress id="bnt9h"></progress></th></form>

<address id="bnt9h"></address>